江西宜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向来都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它不仅是增强国力之根本,也是寄托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重大民生工程。.
近年来,宜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等任务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0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8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12%;全市公办在园幼儿数占比为51.9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89.1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2.47%;教育专网全部建成,高质量班班通学校网络接入比例100%……一组组数字浓缩着全市教体系统接力攻坚的艰辛历程,一个个成果更是全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深化改革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宜春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关于教育体育重要论述等精神,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出台《宜春市中小学校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标准》,全面推进教体系统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推动全市199所民办学校基本实现纳入党建基数的党组织全覆盖,全面理顺全市中小学校党组织管理体制;制定出台各类配套改革文件,推动解决我市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问题短板,进一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完善教育治理体系……
此外,全市教体系统县域改革活力迸发。丰城先后推出了教育督导考评“1+4”办法、中小学课后服务改革、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等系列重大改革;万载用足用活现有编制政策,把全县所有空编集中用于教育;上高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村教学点学生用餐关爱工程;高安率先在城乡范围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零择校”;靖安与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定向培养农村足球教师等。
对教育的持续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并日益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事业是否优先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宜春市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2020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预计超过150亿元,较上年增长10.90%,较“十二五”末增长60.40%,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比例超过5%。
“因为家庭贫困,高中三年,我都享受了政府的资助金。我会心怀感恩,继续努力学习。”高安市高三年级毕业生王同学心怀感激地说。
为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2020年,全市发放资助金1.59亿元,惠及贫困学生23.27万人次;累计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11亿元,为1.33万名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五育并举 立德树人落地见效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要培养人才,既要育智,更要育人。
“成绩、分数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工作者要为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时代担当、英雄精神、善良品质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们打好人生底色。”宜春市教体局局长袁志平说。
宜春市坚持五育并举,着眼立德树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强化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加快打造学校特色体育项目,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拓宽劳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培养一批批优秀的学子。
“平时总不理解怎么样才是热爱祖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参加疫情期间的一系列志愿活动,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众志成城、团结一心。”2020年宜春市新时代好少年李东东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医护人员,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
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市教体局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持续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及传统美德教育,深入打好教育系统思政教育“组合拳”:创新举办首届中小学校长(书记)思政课教学比赛、开展“同心战疫情 携手共成长”“六个一”主题活动、举办全市中小学“我们的价值观”读书教育等。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宜春市各学校不断加强体育教育,开足开齐体育美育课程,还举办一系列体育比赛。例如,举办全市学校体育艺术节、“琴棋书画好少年”评选等活动,启动开展“围棋进校园”试点工作,打造我市素质教育品牌。积极组织参加全省“艺德杯”竞赛、校园足球比赛等体育美育活动,140所中小学幼儿园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排球、网球特色学校,靖安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
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是课堂教育有益的延伸和补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全市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市教体局积极组织各校以垃圾分类和减量教育为活动载体,强化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创新开展宜春中心城区“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齐动手”打卡积分等活动,35所学校共3万余名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参与打卡;组织学生参加全省青少年校外教育学生成果展示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良好氛围。
优化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亿万群众内心的呼唤。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走进宜春三中改扩建项目现场,施工团队正有条不紊地紧张施工。“作为我市教育补短板项目之一,我校改扩建项目将分两期新建改造教学楼6栋、艺体楼1栋、学生宿舍2栋。项目建成后,可新增教室102个、新增和改造学位5600个。”宜春三中校长杨文涛说。
2020年,宜春市启动宜春中心城区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计划投入14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所,预计新增学位4万个,将解决学校化解“大班额”、特色教育功能教室不足等问题,改善整体办学条件。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关心的切身利益。为有效扩充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市教体局按照城区学校以扩充容量、化解大班额为重点,乡镇学校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内涵为重点,村小、教学点以保障基本办学条件、实现广覆盖为重点,分类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离家近、环境好、设施齐全,这就是我们一直期盼的幼儿园。”谈起鲲鹏幼儿园,市民洪秀华说道,幼儿园的老师十分负责,收费也合理,周围的邻居都对此连连称赞。
聚焦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市不断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制定出台一系列举措,全市实现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和2000人以上村级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完成全市小区配套园治理135所,完成率123.85%。截至去年,全市公办在园幼儿数占比为51.9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89.1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2.47%。
同时,宜春市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全面改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能力提升等三大工程,整合资金21.6亿元,改造学校3829校(次),维修改造校舍面积238.36万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1.83亿元,添置图书302万册,受益学生60余万人。
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我市不断拓宽畅通教师引进渠道,通过全省统一招聘中小学教师、签约免费师范生、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等方式,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去年,全市共补充教师4100余名,参与交流轮岗校长教师1773名,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同时,宜春市不断加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培养力度,通过名师送教、评优评先、专题讲座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促进我市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 宜春市防治结合为百姓撑起“平安伞”
【下一篇】 江西会昌:美丽乡村“蝶变”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