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年内全部按时交付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获得成功。在申冬奥成功六周年之际,北京冬奥、冬残奥各个场馆建设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所有场馆将在今年全部按时交付,为冬奥会的顺利召开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
在今天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北京市重大办、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围绕冬奥会场馆建设成果、亮点,临时设施建设进度、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方面回应社会关切。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说,近期,东京奥运会正在进行,我们也在密切关注东京对疫情的应对措施。下一步,我们会借鉴东京经验、结合北京的防控政策,“一馆一策”地制定防疫方案,会增加一些临时设施,比如隔离通道、临时厕所、隔离板墙、临时隔离点等。这些补充的防疫措施工程量并不多、施工难度也不大,不会影响临时设施的按时交付。
刘玉民还介绍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场馆建设进度情况。他说,工作启动于2016年,至今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在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河北省两地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场馆规划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截止到去年年底,12个竞赛场馆永久性设施已经完工。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所有12个竞赛场馆均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对比赛场地、比赛训练赛道进行了验收和认证,对场馆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2月,我们举办了“相约北京”雪上项目测试活动,4月举办了冰上项目测试活动,这两次测试虽然只有国内运动员和教练参加,但场地比赛相关设施的测试是全要素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制冰系统、除湿系统、空调系统、音响系统、灯光系统、造雪系统、缆车系统、防风系统、安全网等。经过二十多天的测试,所有的竞赛场馆均顺利通过考验,设施运行表现出色。
今年10月至12月,我们将举办10场国际测试赛、2场国内测试赛和3次国际训练周,这轮测试将更加全面,包含场馆运行的各个方面,有“相约北京”的经验,我们对这一轮测试依然充满信心。
在介绍非竞赛场馆时,刘玉民说:非竞赛场馆的建设也比较顺利。目前,部分非竞赛场馆,如主运行中心、北京冬奥组委总部办公区、技术运行中心、交通运行中心等和注册与制服发放中心,都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
另外,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正在由奥林匹克转播公司进行内部装修。国家体育场“鸟巢”,随着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建设、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目前已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建设改造阶段,计划于今年10月完工。
在谈到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的主要特点时,刘玉民说:一是最大程度利用2008年奥运遗产。二是冰上场馆采用环保先进的制冷技术。三是雪上场馆传承自然山林理念。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四是所有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五是所有场馆使用绿色能源。从去年年底,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即电力均来自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为此,北京冬奥会将成为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的奥运会。六是场馆建设带动工业遗址再复兴,通过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的入驻和滑雪大跳台的建成,带动了首钢工业园区的整体发展。如今,首钢园区已经从一个废旧的工业园区,建设成了一个以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为基础,体育、文化、商业旅游相融合的充满活力的综合性园区,也成了世界工业遗产保护与复兴的亮点,为奥林匹克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树立了典范。七是场馆设计融入中国元素,在场馆规划建设中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比如,首钢滑雪大跳台昵称“雪飞天”,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昵称“雪游龙”,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昵称“雪如意”等等。八是赛后利用计划贯穿场馆建设始终。所有场馆,都将赛后利用计划贯穿规划建设始终,并在赛前就已做好赛后运营计划。冬残奥会后,大部分场馆只需进行简单转换就能进入赛后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场馆赛后运营的实效性。
对于北京冬奥会的下一步场馆建设重点,刘玉民介绍说,接下来:一是完成国家体育场、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的部分收尾工作;二是结合疫情防控政策,对场馆设施进行微调和完善;三是年底前完成所有临时设施的交付。
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在介绍冬残奥会场馆建设进度时说,目前,12个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已与场馆主体工程一起同步完工。冰上项目场馆和雪上项目场馆分别于今年2月、4月成功举办了“相约北京”系列测试活动。近期,北京冬奥组委等相关单位开展了无障碍联合检查活动,根据检查情况,所有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的各主要客户群无障碍流线清晰顺畅、无障碍永久设施建设规范标准、可持续及人性化建设目标明确。截至目前,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的改建、新建无障碍设备均达到了赛事运行要求。
【上一篇】 南昌高新区:多措并举提升老旧小区环境
【下一篇】 赣州经开区:道德评议促居民素质提升